台灣足鞋健康協會
台灣足鞋健康協會 協會信箱:tfsa201021@gmail.com 會址:宜蘭縣五結鄉中里路18號

目前分類:兒童足部問題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兒童出生後18~24個月間的內八是生理發育正常之現象。
年齡若超過3歲後仍有脛骨內旋而產生內八,且脛骨小腿與足的角度(TF angle)超過-45度,即需處理治療。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原因有三個:
1、前足內收
2、脛骨內旋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滑板車、直排輪 ,建議等孩子足弓發展完整再接觸
兒童常見的運動傷害有跌倒撞傷、腳踝扭傷、肌肉酸痛等,另外不適當的運動也會造成兒童之運動傷害,例如太早學溜冰、直排輪或使用滑板車,都會讓原先足部發育尚未定型之骨骼結構,產生偏移尤其在有附生性舟狀骨或先天性韌帶較鬆弛的孩童,此類活動之以腳由內往斜外後方來推動身體或滑板車,若有輕微內八症候或扁平足合併足外翻者,會造成其症狀更嚴重影響足部或整體功能之發展一般須等到孩童足弓發育完整、無內八現象,約八歲後再從事此運動。

 

孩子常跌倒撞傷?
針對孩童常跌倒撞傷,家長除責罵外應去了解觀察,有時孩童因內八足外翻感覺統合異常等問題,都會造成非自主性的跌倒,家長可先觀察孩童走路步態是否有兩腳交差或前足內轉之現象,以確認有無內八;另外有無感覺統合異常,也可從孩童一些生活狀況來發現,如不喜歡穿高領毛衣、害怕高高低低之階梯、旋轉的感覺、不敢嘗試新的事務、平衡與協調能力不好、特別文靜或好動等問題,皆需再由復健科醫師或職能治療師做進一步評估後確認。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3歲左右的小朋友正是活動力旺盛的時候,並且也正探索著世界的各種新奇,常常看他們在地上專心玩玩具的時候,就覺得特別療癒。但是,等等!你有注意到小朋友是否會常常維持像這樣的W型坐姿嗎?
孩子在坐著的時候,雖然看起來像是跪姿,但是屁股直接坐在地板上,小腿都在兩邊外側,看去就像一個英文字母「W」。在發育的過程中,骨骼都尚未定型,若長期習慣用這樣的坐姿,很容易引發3大問題:

影響肌肉、韌帶發育不平衡
W型的坐姿會使大腿韌帶內側緊縮,大腿外側肌力不足,因此站著的時候因為大腿內側的肌肉拉的比較緊,加上小腿在坐姿的時候是往外撇的,所以腿部會成X型腿型態。X型腿在醫學上的名稱叫做「膝蓋外翻」(Genu valgum),看起來膝蓋合併的情況下,腳跟卻是分開的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幼兒的足部發育過程中,足部充滿著脂肪組織,內側足弓會在二至三歲時因脂肪組織減少大致長成,如果站立時內側足底仍是扁平,表示其舟狀骨仍在下未發展往上翻移位,造成內側足弓的塌陷,踏地時內側足弓消失,那就是所謂的『扁平足』,小朋友坐姿將腳翹起,看腳弓處是否凹陷,如無出現可能是屬於結構型(僵硬性)扁平足,須再由醫師或X光診斷確定,但一般較少見,大多數小朋友屬於坐時有足弓,站起來時足弓消失之功能型(柔軟性)扁平足,同時有些會合併呈現足外翻的現象,所謂足外翻是指小腿後側中線與足跟中線不在同一直線,其跟骨線內斜表示足部為外翻現象,但須再評估是否因前足外旋、足弓塌陷,而造成後足代償性外翻。

 

扁平足對人生的影響眾說紛紜,大多數的扁平足不一定有症狀,少數會因扁平足或整體性發育遲緩與韌帶鬆弛,使跑跳、平衡等粗動作受影響而常跌倒,但如果有足跟外翻歪斜的現象,即讓兒童在走路時接觸地面之足跟不穩、歪斜,造成足部膝關節內側面受到不正常的拉扯、韌帶受損,使在發育過程中,足部、膝關節、骨盆、脊椎都易偏離中線,造成關節甚至行走時的步態都不符合人體生物力學所需的常態,進而產生問題,通常是在青春期以後才會有症狀發生,但有些在幼兒時期,即會產生腳酸、走不久、常跌倒或有異常步態等問題。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腳掌內收,在一般新生兒及嬰幼兒常見,其原因為胎兒前足在母體子宮內壓迫產生,所謂姿勢性壓胎的表徵,是於前掌出現內收和內旋而後足為正常之現象,若前掌出現內收和內旋而後足出現外翻,我們則稱為旋轉足(skewfoot)。

單純的前腳掌內收,會於出生6~12週後開始自行復原,不需治療,但在出生2~3個月後,有大約15%的幼兒足部較僵硬,無法自發性改善且內收角度變得更大,此時須以牽拉運動治療並觀察3~4個月,若都無改善就需要積極處理。柔軟性或輕微的前足內收,可藉外翻楦之矯正鞋搭配具有前足外側契狀墊之特製鞋墊來幫助,但嚴重或僵硬型,前足內收就需以連續性的石膏固定,最好每1~2週重新固定調整角度,須重覆3~4次後再配合穿著外翻楦之矯正鞋3個月,另外也可選擇普遍被使用低溫成形之惠頓氏足部支架,這較打石膏方便、透氣、舒適,並且可於洗澡時脫下清潔,每天穿戴約4~6週後,再改為夜晚穿戴約需3個月,前足內收就能被改善。

資料來源:台灣足鞋健康協會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defined

《圖片來源: https://www.orthobullets.com/pediatrics/4062/clubfoot-congenital-talipes-equinovarus 》

前掌出現內收而後足合併產生內旋,踝關節也跟著出現內翻,整個足部向下往內旋轉,此現象我們稱為馬蹄形內翻足(club foot)亦有人稱為螃蟹足,這類幼童在出生時即可因其明顯足部變形外觀被診斷確定。在美國發生率為1/1000,在東方民族的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五,10%有家族遺傳史,其餘的可能是突變或子宮內環境影響所產生,尤其在懷孕前三個月就開始慢慢形成,男性約為女性的二倍,約有一半病人為兩腳同時發病。臨床可見畸形的足向內下扭曲變形,整隻腳看起來像一個高爾夫球竿。

這種畸形包括四個不同的部位:
(1)足弓過高(空凹足)
(2)前足內收變形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鐵鎚趾(Hammer toe)

undefined

這通常由於遺傳的因素或穿著過過小或過緊之鞋子導致,其表徵為於近端趾間關節彎曲變形,但大部份不會產生疼痛,只需以每日牽拉將趾頭做完成伸直運動,並改穿寬高楦或前足空間舒適之鞋子即可,若因趾頭關節彎曲面產生磨擦起繭,可用矽膠趾套或墊片來減輕不適或疼痛,也可用束趾墊來限制趾間關節彎曲變形,非常嚴重者也須等到成人時再以外科處理。

《圖片來源: https://www.orthobullets.com/ 》

木槌趾(Mallet toe)

undefined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姆趾外翻足(Hallux valgus)

孩童大腳趾外翻即是指大姆趾向外歪斜往第2個腳趾緊靠,其姆指軸心中線已偏移歪斜,有些也會合併產生姆趾內旋之現象,可由觀察其姆趾趾甲面之往內旋轉即可得知,通常孩童大腳趾外翻其原因有下列幾種:

因穿著過小或過緊之鞋子、前足外翻、扁平足、足外翻、橫弓未形成、X形腿、家族遺傳等,而兒童姆趾外翻足又以家族遺傳比例最多,一般較少會像成人姆趾外翻足症狀,在姆趾掌趾關節外側磨擦,造成關節囊發炎、增生結節,產生紅腫或關節突起變形、疊趾等,但幼童之大腳趾外翻會影響其足部功能發育與行走步態,若無找出其產生真正原因,會因其機轉往上影響更多,例如將橫弓撐起增加行走功能與重塑足部結構、使用前足內側契狀墊減低前足外翻、使用矯正鞋墊將足弓撐起並避免足外翻,足部的結構皆為連帶性之組織,有時幼童之姆趾外翻只是一個表徵,必須去仔細評估找出其根本問題,才能解決後續發育上之影響。


資料來源:台灣足鞋健康協會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內八常是許多學齡期孩童的困擾,一般有些家長會發現孩童在行走時兩腳往內撇,姿態上有點不太美觀,甚至擔心是否會影響脊椎或腳部發育,以致造成脊椎側彎、長短腳、O型、X型腿等變化,另一方面有些孩童也因此問題,而在走路或跑步時常常摔倒受傷,使家長相當緊張;至於外八,就簡單多,因為它只會造成步態上的不美觀,不會使孩童跌倒,所以較不積極處理。


圖片由台灣足鞋健康協會提供,未經同意請勿任意轉載。

造成小孩走路內八通常有三個原因,我們把腿分成三段來看,即是前足內收、脛骨內旋、髖關節過度內傾,這三種原因有可能單一產生,也有可能合併發生,需經醫療專業人員仔細檢查評估,來釐清分析與確定內八之原因,一般造成兒童內八其成因機轉如下:

前足內收(MTA)

文章標籤

tf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